English | 院长书记信箱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心

Art practice

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机构 > 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心 > 正文

读书会系列|“口头诗学与表演理论”第一期

2022年05月17日 10:33 周心雨 点击:[]

2022年5月10日星期二晚上6:30-9:30,“中心”开展“口头诗学与表演理论”系列读书会第一期。5月,“中心”将针对“口头诗学与表演理论”开展一系列的读书会,选取经典书目进行读书分享。第一期进行分享的两位同学是2020级民族音乐学博士研究生余媛以及2021级民族音乐学博士研究生萧志丹,分享书目为《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葛兰言著),《史诗音乐范式研究——以格萨尔史诗族际传播为中心》(姚慧著),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张应华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姚慧老师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与点评。


图1:读书会现场


2020级民族音乐学博士研究生余媛分享的书目是法国人类学家葛兰言(Marcel Granet)所著《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在这本书中,葛兰言以《诗经》为主要文献,在对其中的诗句原文、历代注疏进行条分缕析的考证基础上,展现了中国上古时期整体的社会面貌,对官方仪式与民间集会的关系,对民间节庆与官方仪式本质的探讨,以及对国家建立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都有独到的洞察,真正在一般社会理论的层面对“何为社会”做了一个中国版的回答。



余媛同学详细地介绍了本书的结构,从系统地梳理葛兰言的学术谱系开始,通过分析本书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考辩中国学者的解读,认为其不能揭示《诗经》的内涵,其利用注释,寻找方法,试图揭示诗歌的本质;最后余媛同学对于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讲解中始终带着对自身田野工作的思考,最后提出了几点思考:第一,情歌与节庆、歌谣是相辅相成的;第二

姚慧老师针对余媛同学的汇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她认为余媛同学的讲述十分清晰,并且每一章选择的案例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充分的展示了外国学者是如何介入,重新对《诗经》进行阐释的。第二,《诗经》中所体现的程式性。如在《出其东门》中所写“有女如云”到“有女如荼”,体现了口头表述中典型的程式性,这同时出现在一些少数民族史诗中。第三,对于余媛同学在分享中提到的某些诗歌“不含个人情感”这一现象,恰恰反映了诗歌的特点,如在格萨尔史诗中,将藏族不同时期的英雄性事件都集中在一人身上,诗歌是经过多方因素的叠加后最后形成的成果。第三,不同学科的学者对诗歌进行研究难免带有自身学科的视角,从学科视角进入进行研究,便已经是对传统在进行切割了。余媛同学作为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学生,重点关注其中的音乐性,但诗歌对于民众来说是一种社会、生活实践,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学科概念。第四,应分清“套语”与“程式”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使用概念时,应寻找其准确的依据。

赵书峰老师将本书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该书是文本的田野民族志,强调文本与田野的接通,通过对歌词的研究再现仪式中的场景。第二,对情歌的研究关注古代节庆仪式在从民间到官方的过程中,其神圣性在衰减,但同时其固定性也在增强,这在当今社会中也可以体现,例如某些节庆仪式被建构成“非遗”后,每年便会固定举办。第三,我们需要带着一种“穿越”的思维看待《诗经》的研究,《诗经》中出现在中原地区的对歌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反而出现在当代南方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体现了文化、仪式、民俗的变迁。

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的2019级表演艺术方向博士研究生汪洋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三点看法:第一,民间诗歌不一定在级进中形成;第二,过去传统音乐很少有乐谱呈现,但其通过音韵、语音可直接成乐;第三,诗歌中出现的叹词更多的是即兴创作,演唱者自由的延长可能是为了增加思考的时间。

吉首大学向婷老师提出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从他者的视角切入,在切分《诗经》的结构时十分大胆,国内的研究者对于经典存在着一种畏惧的心理,我们在研究经典时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成见,带着“他者的视阈”进行学术研究。

萧志丹同学分享的书目是姚慧所著《史诗音乐范式研究——以格萨尔史诗族际传播为中心》。多民族跨境共享的格萨(斯)尔史诗传统是中外史诗学界的研究焦点,但史诗演述与其音乐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族际比较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便构成本书的基本工作方向。作者以口头传统为方法,力图在目治与耳治间建立起走向音乐表达的理论阐释模型。全书通过对藏蒙史诗汉译本的参互勘比,发现文本间异中有同的叙事模式,同时在藏、蒙古和土族史诗音声档案与田野研究的交互参证中提出史诗音乐范式概念体系,从音乐维度拓展中国史诗学的理论话语空间,揭示史诗音乐在形塑特定叙事传统时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进而窥探史诗叙事演述性的音乐向度,建立基于口头交流艺术的认知通则。该著致力于打破民间文艺学与民族音乐学之间的学科藩篱,在口头诗学的理论观照下探索中国史诗学的跨学科研究理路,为今天依然在世界范围内存续的活态史诗传统提供走向全观诗学的“中国视野”。


萧志丹同学首先介绍了该书的框架及绪论部分,随后,对书中的每一章节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将书中的关键概念以及音乐形态的比较分析整理成清晰的表格,并且结合自身的田野进行理解。最后,列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认为该书有如下特点:第一,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分析范式的继承与创新;第二,中国传统音乐分析与多学科理论阐释的经典融嵌;第三,深度关注文学修辞与音乐表演的文化结构关系和生成影响;第四,关注即族际之间的宏观比较研究方法;第五,是史诗音乐研究理论体系的“中国化/在地化”构建。

姚慧老师作为该书的作者,她认为萧志丹的分享十分细致,理解得比较准确,并且是结合了自己的思考将进行分享的,他是从读者的角度进行理解的。姚慧老师从作者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写作经历,是如何一步步进行“构建”的。她提到,首先,文学的分析必须以了解语言为基础,作者作为一个汉族的学者,完全理解藏、蒙、土三族的语言是难度比较大的,所以将音乐作为建构的桥梁。其次,如何选择材料也是写作的难点之一,蒙、藏是必须的,其格萨尔史诗最具有典型性,土族无论在文化还是地域都处于两族之间,所以也纳入了研究范围之内。蒙、藏的研究资料是采用文本(现有的音像资料)的田野考察,而土族是作者亲自对土族最后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采录,构成了本书的研究材料。第三,史诗归于“民间文学类”,之所以与戏曲等其他类型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文学,对于音乐的分析脱离不了文本,所以在书中选择先分析文本中的故事情节,再结合文学进行音乐形态的分析,跨学科并不是一件简单事情,需要自身在一定的学科边界才能实现,所以对文学的分析需谨慎。最后,姚慧老师对于书中的一些章节为何如此设计进行了解读,如书中第一章,每一节的关注点都是相同的,包括地点、英雄、女性角色、宗教信仰,目的在于从同一角度、同一人物分析藏、蒙、土三族格萨尔史诗版本的不同之处;再如书中的第二章,其中提到了许多不同的概念,与民俗学界进行对话,其概念如何在音乐中转化,尝试创建一套概念工具、建造概念体系,供其他学者在研究类似现象时也可使用。

赵书峰老师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该书真正的实现了跨学科的写作,代表着作者学术身份的转型,该书强调田野与文本的关系,展开了蒙、藏、土族际之间文学、语言以及音乐的结构生成研究;为避免“两张皮”,强调语言与音乐的相互关照;强调格萨尔音乐在跨族群之间的文化传播,三个族群之间在多个方面具有相似性,正是音乐文化的相似性,才可建立比较的视野;在南方少数民族史诗中有蕴含着北方史诗的一些特点,可以运用“口头诗学”理论关注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史诗、民间唱本。

“口头诗学与表演理论”读书会系列第一期的顺利开展,为之后的读书分享定下了完美的基调,本次读书会邀请到了著作作者姚慧老师参与点评,形成了读者与作者之间良好的交流,是本次读书会的一大亮点。今后,“中心”将推出该系列第二期、第三期等,通过对一系列经典著作的阅读分享,以求达到对该理论的深度了解与熟练运用。


上一条:读书会系列|“口头诗学与表演理论”第二期 下一条:蓝山瑶族文化研究学会一行来“中心”交流座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