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院长书记信箱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心

Art practice

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机构 > 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心 > 正文

“中心”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语音学第二阶段学习

2022年05月03日 19:05 易泽英 点击:[]


2022年4月29日晚上18:30,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音乐学院舞蹈楼205进入了国际音标课程第二阶段的系统性学习,课程由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邹亚敏讲授,参与本次课程学习的有“中心”主任赵书峰教授,还有湖南女子学院曹玲玉副教授,以及在读硕、博研究生杨声军、肖志丹、李静、徐花、房珩、周心雨、易泽英等九人。


(图1:国际音标课程教学)


(图2:国际音标课程教学)


邹亚敏老师将整堂课程分为四个部分:什么是国际音标,宽式记音和严式记音,认识发音器官以及语音单位。老师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首先,邹老师讲述了什么是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套系统的语音符号,由26个拉丁字母构成,其广泛运用在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与研究报告中,是语言学与音乐学跨学科研究的实践基础;其次,邹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宽式记音和严式记音的特点,从细微的发音差别为我们深刻剖析了两种记音的区别,运用多年的经验向我们传授了她总结的两大注音原则;随后,邹老师用图示讲解了发音器官及发音方法;最后,邹老师给我们重新解释和阐明了语音单位的意义,既重新讲述了音素和音节意义,又细究了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学习了单个声母、韵母、声调,进行了一对一的发音指导,课程最终回归到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实践中,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述我们在田野中注意的事项及记录方法


(图3:邹亚敏老师教学现场)


(图4:“中心”成员发音练习)


整堂课程邹老师的讲述深入浅出,为我们对瑶族《盘王大歌》国际音标记录打下了坚实的语音学基础,此次课程是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中国与东南亚瑶族《盘王大歌》系列传世唱本整理与研究”阶段性学习内容。国际音标课程的开设不仅对“中心”课题的研究和进展至关重要,而且,是民族音乐学与语言学的跨学科互动研究的基础,为音乐研究的形态分析提供了多样化的思维和方法。



撰文:易泽英

图片:肖志丹





上一条:“中心”开展舞蹈人类学博士研究生预开题演练 下一条:“中心”举办民族音乐学与舞蹈人类学读书分享会

关闭